对政协三门峡市八届二次会议第196号提案的答复
程晓鹏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深化三门峡市体教融合工作”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备受社会关注。2020年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联合印发《关于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对推进体教融合提出了具体措施。三门峡市体育局积极贯彻落实体教融合工作,多措并举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
一、我市体教融合开展情况
一是市队校办取得成效。陕州一高排球项目作为市队参加国家省级比赛成绩显著,被国家体育总局命名为“国家体育后备人才基地”,省体育局在全省体育工作会上点名表扬。二是全力推动我市儿童青少年主题健身活动开展。联合市教育局先后组织开展“奔跑吧·少年”2023年三门峡市青少年田径、跆拳道、陆地冰壶、三人制篮球、少儿乒乓球锦标赛及校园足球、乒乓球、篮球、游泳、跳绳、趣味田径等比赛20余次,参加青少年7400余人次。三是全面促进特色体育项目发展。积极开展“冠军进校园”“河南省青少年体育夏令营”活动。先后开展“冠军进校园”活动4次,参与青少年人数达5000余人;灵宝市第二小学、义马东区小学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武术进校园试点学校”;承办“河南省青少年体育夏令营”4个,600余名青少年在夏令营活动中增强技能、锻炼身体。四是出台实施政策。在全市推进实施青少年体育“3621”计划,小学、初中、高中按6:2:1的比例设置,以普通高中为龙头,联合周边初中以及初中学区内的小学,以传统、优势、新兴体育运动项目为纽带,构建项目发展共同体。
二、下一步打算
一是加强青少年体育竞赛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学校体育育人功能,加快构建校内外衔接、学段上下贯通的中小学体育竞赛体系,以“奔跑吧·少年”青少年儿童主题健身活动为抓手,做到“年年有赛事、月月有活动”;二是拟定《三门峡市青少年体育三年规划》《关于在全市大中小学校设置体育教练员专业技术岗位的实施意见》,不断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工作发展;三是落实全市青少年体育“3621”计划,加强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到2025年,全市建成3个以上运动项目共同体,涵盖田径、球类等基本运动大项,青少年运动技能和竞技体育整体水平明显提升,高水平后备人才不断涌现。
下一步体育部门将加强与教育部门沟通协调,创新思路,多措并举,建立体教融合工作议事机制,扩大市队校办模式,选出一批传统项目学校和青少年俱乐部重点扶持,进一步深化体教融合,促进我市广大青少年身心健康。
感谢您对我市体育事业和体育局工作的关心和重视,希望今后继续对我们的工作给予关注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