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八届人大三次会议第176号建议的答复
王菁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关于打造三门峡本地篮球赛事,发展赛事经济的建议”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市全民健身事业蓬勃发展,各项群众体育赛事活动丰富多彩,市本级和县(市)区全民健身活动真正达到了全年无缝衔接式的“动起来、热起来、火起来”,特别是2023年我市篮球赛事活动取得了长足发展,成功举办2023年全国(U21)青年男子篮球锦标赛、河南省和美乡村篮球大赛(村BA)总决赛、2024年河南省万村千乡农民篮球赛争霸赛。其中河南省灵宝市焦村镇乡村篮球赛入选国家体育总局群体司首批群众“三大球”精品赛事案例名单。
一、全市篮球项目发展情况
(一)赛事活动方面。近年来,利用元旦、春节、全民健身活动月、全民健身日、全民健身节等重要时间节点广泛开展各级各类篮球类赛事活动,以“豫西农民篮球赛”“全民健身节篮球联赛”为引领,与社区运动会、农村社会运动会等相结合,探索新模式,推动全市各县(市)区、乡镇、街道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篮球赛事活动。2023年开展各级各类篮球赛事活动60余场,参赛、观赛人数达23万人次。
(二)场地建设方面。近年来,我局紧紧围绕国家全民健身战略,深入推进体育强省、体育强市建设,不断推动我市公共体育场地建设,提升公共体育服务水平,推进城市社区10分钟健身圈建设。为进一步满足我市人民群众篮球运动的健身需求,2023年我市灵宝市建成5个笼式足篮羽排一体多功能运动场地、新建和改建9个篮球场,卢氏县新建“十四五”全民健身场地设施补短板项目笼式篮球场3个。截至目前,我市拥有篮球馆、篮球场等各类篮球运动场地2442处,为我市发展篮球运动,举办各类篮球赛事提供了有利条件。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做好办赛文章,推进赛事经济繁荣发展。持续办好篮球类体育赛事活动,放大赛事综合效应,提升赛事品质。一是深入挖掘灵宝市“豫西农民篮球赛”文化内涵,塑造“体育+”乡镇品牌。优化办赛环境,深入推进道路硬化、村庄绿化、庭院美化,为参赛者和观众提供便利的交通条件、优越的自然环境。加强宣传报道,传承焦村篮球精神。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依托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不断推动农旅融合发展。做大做活第三产业,对辖区餐饮、住宿、交通等产业重新布局,提升市井“烟火气”,更好地服务赛事。推动优秀文化产品“走出去”,加大手工灯笼、面塑、布艺等非遗项目的曝光度,进一步繁荣文化市场。二是以全国(U21)青年篮球锦标赛男子组(河南三门峡赛区)为引领,激发我市人民群众参与篮球的热情,推动我市迎新春篮球赛、全民健身节篮球比赛、社区运动会篮球赛等各形式的群众体育赛事不断发展,指导渑池县和义马市持续举办了城市篮球夏季联赛,鼓励各县(市、区)、各乡镇、街道积极开展消夏篮球赛、农民篮球赛等活动,推动篮球项目不断发展。三是争取2025年万村千乡农民篮球赛分区总决赛在灵宝市举办。
(二)加强体育场地设施建设,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推进《河南省加快补齐全民健身场地设施短板 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实施方案》落实,补齐全民健身场地设施短板,为全民健身活动广泛开展提供基础平台。开展体育场地设施普查,推动“10分钟健身圈”建设,完善完整社区体育场地建设,推进行政村新型农民体育健身设施提档升级,加强社区多功能运动场、行政村篮球场的建设。
(三)推动“体育+”融合发展。积极推动篮球体育与文化、旅游、教育、医疗、乡村振兴和康养等产业融合协调发展,充分释放体育消费空间和活力,促进体育消费提质扩容。以赛促旅迎客来,打造“跟着赛事去旅游”“为一场赛事奔赴一座城”体育旅游线路,将赛事“流量”变成旅游“留量”,充分利用社区篮球赛、农民篮球赛等赛事活动推介宣传三门峡,全面展现天鹅之城魅力,通过赛事助推高品质文体旅建设。以体助农兴产业,打造“体育+乡村振兴”新模式。充分发挥体育在中国式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中的综合价值与多元功能,打造“三农”特色鲜明、传统文化底蕴深厚、社会影响力大、可持续性强的乡村体育赛事活动。持续办好“豫西农民篮球赛”。